在工作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和射频辐射等)、异常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这些工作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中,除了例如激光类因素是由人工产生之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然而,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在生产活动中常常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在人体能够承受的参数范围内,而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所以,在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短时间内接触这些物理因素是安全的。
但是,在生产活动中存在多方面原因,这些物理因素难免会对从业者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甚至产生潜在职业病。在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与物理因素相关的职业病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职业性眼病:电光性眼炎、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
二、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爆震聋
三、其他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冻伤等等。
存在此类职业病危害的行业也较为广泛,如:冶金业、机械铸造业、造纸业、建筑业、医疗行业、农业......若预防措施处理不当,会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直接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此类职业病的发生呢?
除了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工作防护,改善工作环境,改进生产技术以外,还应做到:
1、 定期开展职业病健康体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听力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等,尽早排除工作中接触到的不良物理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2、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做好与本职业有关的预防知识普及,提高自我预防意识;
3、 做好职工健康监护,根据预防需要定期调整岗位;
4、 在接触激光、电磁辐射等物理因素时,要适当减少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