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将让中国财政不堪重负,社保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 发布日期:2016-11-16
  • 阅读量:1741
  • 中国财政吃紧的压力正节节攀升,在应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未富先老以及正在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让统筹帐户当期缺口不断扩大,更让中国财政更是雪上加霜,突现了中国现行社保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周二在北京召开的中日财政智库研讨会上,参会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均与现行制度缺陷有关。并建议将社会统筹部分改为社会保障税,实行统帐分离,延迟退休等多种方式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近几年各级财政补贴占全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在16-19%之间,平均为17.7%,如此高比例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需要财政补贴,充分说明了不可持续性。”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胡继晔称。

    他分析指出,从近几年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工资总额占比情况看,其比例一直都低于28%,2008-2015八年间平均仅为22.3%,亦即不足28%法定数据的80%。

    而国家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仅为15年,也是不可持续的重要因素。英国最低缴费年限为30年,法国从2018年起,退休者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的工龄从41年零三个月提高为41年半,德国规定被保险人想要领取养老金,必须达到缴费满35年。

    今年8月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就显示,截至2015年底,企业参保离退休人数增幅为6.5%,再度高于企业参保职工人数2.7%的增幅,延续了2012年来的趋势,并由此导致抚养比连续4年下滑,于2015年达到2.88: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也指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加快到来。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例达7%);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例14%),在2035年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占比提高到20%)。

    她认为,在如此快速进入老龄化过程中,中国目前的政策准备显然不足,实际赡养能力不足,大龄人口就业参与偏低,老龄人口资产结构欠佳,消费情况偏低。

    据统计,2015年中国60岁以上“银发一族”数量达到2.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





    本站信息除标注为原创文章之外的皆来自互联网,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如相关信息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5 12333bsb.com 伴社保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0029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