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随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宣布成立,我市所属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达到了市内九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全覆盖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区建设框架不断拉大,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也持续迅猛增加。自2009年以来,全市案件数量每年保持在3000起以上。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案件数量在每年900起左右,占全市案件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此三区内没有象其他建成区一样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缺少仲裁办案机构,所有案件均暂时由市本级和新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受理,造成这两个仲裁院案件数量激增、案件多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要求严格,手续较为繁杂,而三区所在地距这两个仲裁院较远,不仅造成案件当事人诉累增加,而且不利于三区内调解仲裁工作的开展。
为缓解这种局面,市人社局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相关规定,主动指导,靠前服务,在督促指导三区人社部门做好仲裁委设立筹备事宜的同时,积极上报市政府并协调市编办等有关部门,协助做好成立前的调研报备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仲裁院,通过以老带新、以案代学等方式提前为三区培训办案人员21名,向省厅申请为他们颁发了仲裁员资格证书,达到了机构设立即受理案件、受理案件必依法合规的初期目标。今后,三区将在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基础上,适时申请成立实体办案机构,加强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推进三区内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